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首个模拟研究平台运行
旅图资讯网8月21讯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20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透露,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首个模拟研究平台“多场耦合实验室”目前已投入运行,并已进行了一些前期试验。这将有助于整体提升破解石窟围岩风化和壁画盐害机理的研究能力。
总投资约4000万元人民币的多场耦合实验室,可模拟温度、湿度、日照、降雨、降雪及水盐运移等各种环境条件,以及研发文物样品或模拟样品的材料和结构的基本热学、力学、收缩、徐变及损伤等特性,开发接近自然环境下的文物劣化和相关保护研究的试验方法,并提出有关方法和标准。
长期以来,因无法预知多种自然、环境因素对石窟与壁画等文物的影响,其保护研究长期处于被动抢救性阶段。多年来,敦煌研究院等中国国内研究机构对敦煌石窟和壁画等病害机理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多重环境因素影响下的保护研究无法实现。随着多场耦合实验室的运行,文物保护将转入“主动”预防。
赵声良表示,作为目前中国国内文物界的第一家模拟研究平台,多场耦合实验室将对以后的文物保护发挥很重要的作用,该实验室不仅将服务于敦煌研究院所辖的文物保护领域,全国各地的文物保护需要进行的试验也可以在这里做,然后应用到其保护工程方方面面。
(冯志军 高莹)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篇文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首个模拟研究平台运行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旅图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724868242@qq.com。![]() |
文旅3.0时代 杭州湾融创 |
融创文旅正在探索一种覆盖全时、全季、全龄、全景的品质文旅发展新模式,为 [详细] |
![]() |
青岛进入雷电高发期 这 |
进入主汛期,强对流天气频繁,并常伴有雷电发生,雷电灾害属于突发性自然灾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