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还是边疆,而内蒙古群众已经步入小康生活
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历史上,老、少、边、穷一度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代名词。
东起呼伦贝尔草原,西到鄂尔多斯高原,7月,科技日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采访组走进内蒙古,行程2000多公里,看到的和体会到的却是:边疆还是边疆,而群众的生活,已经步入了小康。
“要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意志啃下脱贫硬骨头,确保小康路上一户不落、一人不少。”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的话是承诺,也是“小康内蒙古”走出“高精快”发展新路子的佐证。
特色产业
打造脱贫致富高精度
“一个苗至少出3颗,每颗2毛5,每亩地7万苗,我种了2亩,都是订单,一年纯收入4万。以前一年都在打工,现在打工10个月,回来种棚两个月,收入可是翻了一倍呢!”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七台镇农民乔继磊把科技日报记者领进了马铃薯种属大棚,算起账来一直在笑。
记者发现,乔继磊种的不是普通的马铃薯,而是原原种薯。原原种薯经过培育后产出种薯,农民再用种薯产出商品薯。因此,原原种薯是马铃薯种子的种子。
从黑龙江到广西,乌兰察布的原原种薯和种薯已经遍布全国种植区,“中国薯都”乌兰察布的特色产业链条延伸到什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作为我们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乌兰察布的马铃薯已经在全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无数群众更是通过这一产业步入了小康生活,这也是我们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信心十足地向习近平总书记推介‘中国薯都’的原因所在。”乌兰察布市委书记费东斌说。
近年来,内蒙古精准发力,围绕肉牛、肉羊、玉米、马铃薯等优势主导产业和中蒙药材、食用菌、甜菜等区域特色产业,打造建设了一大批种养殖标准化生产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
其中,肉牛肉羊、羊绒、马铃薯、奶业四大产业的标准化产业体系建设已经步入正轨,产业发展所满足的,已经不单是脱贫致富一个目标,更将满足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
科技助力
走出小康之路新速度
在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旗前旗平地泉镇南村,村民张效玲带着记者走进一片绿油油的辣椒地。“你看到的这些辣椒品种是第一次在我们乌兰察布落地生根,我们的试种很成功,马上就可以大面积推广,这意味着我们这里又多了一种全新的蔬菜品种。”张效玲说。
一个小小的村庄,却发展起近600个现代化温室大棚,着实令人感叹,但当你知道全国唯一一个“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就坐落于此时,就不会再诧异。我国“冷凉蔬菜”的概念和标准就诞生于此,这里的农民都有着十足的“科技范儿”。张效玲从不懂科技种田的普通农民成为传授乡亲们种田育种技术的科技特派员,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
不久前,内蒙古希森薯业这个全国最大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企业,刚刚创下建成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组培车间又一全国之最,年可繁育脱毒苗1.5亿株,将可满足1500万亩商品薯田用种,流转土地每年轮作5万亩;它还是全球第二冷冻马铃薯条和甘薯制品供应商,年产5万吨法式薯条、5000吨马铃薯全粉。
公司组培中心总经理黄兆文说:“技术创新的引领,是我们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和领跑行业的根本动力。”
摘掉“欠发达地区”的帽子,唯有靠创新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紧循中央部署,立足自身实际,统筹全区科研力量以及全区各类科技服务体系、产业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引导各地区合理开发资源,紧紧依托创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着力提高贫困落后地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实现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科技精准扶贫、快速致富的新路子。
绿富同兴
创造社会发展高境界
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的库布其沙漠深处,牧民孟克达来一家人年收入达到30万元,听上去有些难以置信,但这是事实。
孟克达来家住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牧民新村,库布其沙漠的治理成就让他有了今天的生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百姓就是最好的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这一点,孟克达来有发言权:“鄂尔多斯的沙漠治理成就是伟大的,它让我拥有了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小老板、民工联队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新式农牧民7种身份,每一种新身份都能带来不菲的收益!”
“黄沙滚滚半天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夜草场沙里埋。”这是鄂尔多斯的另一大沙漠毛乌素几十年前的真实写照。
在这里,治沙模范殷玉珍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将6万亩沙地变成了绿洲。然而绿色并没为殷玉珍治沙画上句号,而是成了她致富的新起点。她挂出了“玉珍生态园”的招牌,吸引游客游玩采摘,还在林间改造出一片水浇地,种植瓜果蔬菜和小米、绿豆等杂粮。
“沙地里无污染,种出来的都是绿色食品,现在每年仅杂粮就能收入二三十万元。”殷玉珍靠着沙漠致富了。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殷殷嘱托深深扎根在内蒙古各族群众的心里。
绿了北疆山川,富了草原儿女。承担着拱卫北方生态安全的重任,面对着2400万各族群众的殷切期盼,内蒙古正在走出绿富同兴的新境界。
王迎霞 科技日报记者 张景阳 陆成宽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旅图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724868242@qq.com。上半年西藏旅游市场复苏 | |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获悉,今年上半年西藏接待游客达833万余人次, [详细] |
河池举行“脱贫攻坚 文 | |
【原标题】图片新闻 7月18日,旅客争相品尝美食。当天,河池市脱贫攻坚 文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