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出境游遭遇侵权发生冲突,游客如何维权?
原标题:出境游遭遇侵权,游客如何维权?
不久前,在越南芽庄金兰国际机场,中国游客与越南边检人员发生冲突。目前,该机场否认游客所称索贿情节,一名“击打中国游客背部”的越南保安被停职。此事会否有进一步处理,有待观察。但其荡开的涟漪,留给我们切实的思考:中国境外游客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人民日报》5月10日)
经过这么多年黄金周旅游的培育,现在中国人喜欢节假日出境旅游,也普遍增长了维权的法律意识。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除了遭遇无理索要“小费”等情况,许多中国游客都反映,曾经历过被宰被骗、强制买卖、被迫增加自费项目等糟心事。常言道“一个巴掌拍不响”,相对来言,中国游客还是老实本分的,若旅游国家相关人员没有违规行为,在境外中国游客若不是忍无可忍,一般都能小事化了,因为出门在外一般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
公民出境游接连发生同类不愉快事件,应引起深思。不少当了冤大头的中国人往往选择息事宁人。主观上,谁也不想因为小钱而败坏游兴,掏钱买顺心是首选;客观上,确实也面临语言不通、时间紧张、维权成本高等难题,沉默隐忍成为惯习。一些针对中国游客的侵权行为,抓住的恰是这种心态。比如去年有几位中国游客,在蒙古国受到人身攻击及侮辱,却未联系中国驻蒙使馆,也未向当地警方报案,而闷声回国。幸得获悉此事的大使馆严正交涉,促使蒙方道歉,维护了中国游客的权益。笔者认为,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游客在冲突中所表现出来的非理性的冲动和暴力,更有必要反思的是,当游客不满意的境外旅游服务质量时如何才真正能够更加合理和理性的维权?哪里可以投诉?哪里可以维权?
旅游者好不容易有个黄金周,出境旅游肯定想游玩得尽兴尽情、愉快怡然,谁也不想发生任何窝心、失望、气愤的事情。但若出现旅游纠纷时,应当怎样保护自身的利益呢?进行旅游投诉时又应注意哪些事项呢?目前我国旅游业爆炸式增长,存在全国性的供需不平衡,使得服务粗放、质量不高,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作为我国出境旅游重要目的地,韩国、越南等国面临庞大的内地客流,同样存在供给和服务瓶颈。旅游者在韩国、越南等地遇到纠纷时千万不要采取过激行为,要及时冷静处理。比如拒绝登机、登船、中断旅行,这样将使自己的损失扩大,属于维权过当,扩大部分的损失将不会得到赔偿。若言语维权失败后,千万不能动手打人发生全武行,这只能造成大陆人文明素质依然比较差的印象。
作为一个讲文明的中国人,出境旅游则代表的中国形象,我们应谨记《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开宗明义16个字是“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注重礼仪,保持尊严”,不能用拳头保护自己的权利,而应该用法律守护自己的尊严!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lvtu128.com/world/qiongyou/20160511/11808.html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旅图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724868242@qq.com。![]() |
在大西洋西岸有一处堪称 |
你见过猪在海里游泳吗?见过沙滩的颜色是粉色的吗?在大西洋西岸,有一处堪称 [详细] |
![]() |
来新加坡只知道买奢侈品 |
新加坡作为亚洲发达国家之一,从上世纪末起就因其发达的经济与中国香港、中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