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 对“野餐热”要做好引导规范
一张色彩斑斓的野餐布,几只手工编织的藤条篮,再配上冷餐、饮料、帐篷、香槟杯……近一个多月来,全国各地悄然刮起一股“野餐热”, 成为年轻人颇具仪式感的休闲方式之一。疫情放缓后,户外聚餐成风潮,网友们戏称2020年成为中国“野餐元年”。记者注意到,“野餐热”的兴起刺激野餐周边物品在电商平台上热卖,不少线下商家也积极抓住这一消费新商机,让“野餐经济”走进大众视野。
疫情放缓后,户外聚餐成风潮,这并非一种偶然现象。因为宅家时间太久,人们希望能够到户外多“透气”,能够更多地亲近大自然。而相比拥挤的旅游景点,去郊区公园聚餐成本更小,又减少人员聚集,降低疫情防控风险,自然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野餐热”并非坏事,现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野餐热”有利于减少人员向热门旅游景点的聚集,实现游客“分流”,这能够避免游客扎堆出游,对疫情防控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此外,“野餐热”也能起到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积极作用,是发展旅游经济新的机遇。
同时,各地也要防范“野餐热”带来的副作用,不可任其野蛮生长。一方面,消费不能舍本逐末。有的消费者过于注重户外游的“打卡”功能,为了摆拍才去野餐,沉迷于拍照和修图,这样的消费不仅华而不实,也难以真正体验到消费的乐趣。
另一方面,要防范“野餐热”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一些消费者在野餐时随意践踏草地、砍伐树木,不及时清理聚会垃圾,留下满地狼藉。对于这些不文明行为,既需要游客能够遵守社会公德,自觉保护环境,也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力度,对不听劝阻、故意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予以相应惩治。
既要善用“野餐经济”,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消费升级需求,又要及时规范“野餐经济”,防范“野餐经济”衍生的副作用。“野餐热”的发展要想趋利避害,就要得到正确的引导与规范,这样才能在消费转型升级的路上健康发展。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旅图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724868242@qq.com。中国民航局:符合条件可 | |
各运输航空公司: 为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便利国际人员往来,根据国 [详细] |
中国旅游报:丰富“云” | |
今年全国两会报道,中国旅游报社利用报、网、端、微、号等融媒体矩阵优势,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