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境 国内 城市 房产 娱乐 汽车 家居 科技 教育 财经 女性 健康 游戏 综合

莆田:海滨邹鲁妈祖情 推动妈祖文化对外交流

http://www.lvtu128.com    2017-08-25 10:01   新闻来源:福建省旅游信息中心    

  妈祖文化在对外交流中得到了弘扬。林剑冰 摄

  福建日报报道 莆田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妈祖文化、科举文化、禅武文化、祈梦文化、工艺美术等享誉海内外。如何保护、弘扬、提升地方文化,打响文化品牌?去年,莆田市委市政府在出台的《建设美丽莆田行动纲要》中,提出了要实施“文化繁荣专项行动”,大力弘扬莆田优秀传统文化,建成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地方戏曲保护传承示范区、中国文创之都、侨台联谊文化交流基地。

  “正如妈祖文化一样,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妈祖文化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起点的优势,主动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坚持高站位、高起点、高标准,按照原来确定的目标任务,在服务国家大局中推动地方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说。

  请进来 走出去

  在交流中弘扬优秀文化

  今年七月,莆田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成功举办“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暨中马、中新妈祖文化交流活动,这是妈祖文化传承一千多年来,湄洲妈祖首次巡安东南亚,开启“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系列活动的序幕。据了解,今年九月,湄洲妈祖金身还将再次巡游台湾。

  妈祖文化,是莆田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最具特色的文化资源。近年来,莆田市围绕打造妈祖文化国际品牌,建设世界妈祖文化中心,大力推进妈祖文化特色小镇建设,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不断推动妈祖文化的对外交流,尤其是加强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

  去年11月,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共同主办的首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这是莆田市承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会议,论坛以“妈祖文化海丝精神人文交流”为主题,在海内外产生较大反响;今年3月,人民网直播“妈祖文化与海洋文明”访谈,邀请世界五大洲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信众代表参加……一次次颇具影响力的活动,推动了妈祖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文化交流合作、民心相通。

  莆田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寺院林立,高僧辈出。广化寺,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90年被中国佛教协会列为三座全国样板寺庙之榜首。而莆田南少林寺不仅是佛教中禅宗的代表性寺院之一,也是中国武术南拳的发源地之一。当前,莆田正创建广化寺佛教名胜区和南少林禅武名胜区,并积极申报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力争通过更高规格的对外交流,进一步扩大莆田佛教文化的影响力。

  积极承办各种交流活动,扩大文化的对外影响力。近年来,毛里求斯文化部长率团来莆进行文化交流;文化部中非文化产业圆桌会议、全国对外文化贸易工作培训、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基地座谈会等各类活动相继在莆举办,有效提升了莆田文化知名度。

  推新品挖“旧”剧

  在传承中提升传统文化

  日前,国家艺术基金公布了2017年度资助项目立项名单181个,莆仙戏《海神妈祖》赴东南亚巡演名列第6位,获得120万元的资助。莆仙戏 《海神妈祖》 是莆仙戏剧院着力打造的莆仙戏精品剧。用传统的莆仙戏演绎妈祖故事,这两种特色文化的结合,产生了互推互进的强烈效果。在2015年12月福建省第26届戏剧会演中,《海神妈祖》一举夺得导演、作曲、舞美、男女主要演员5个单项一等奖。2016年,《海神妈祖》先后在第三届(西安)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第二届(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中外戏剧展演和世界妈祖文化论坛上演出,受到了戏剧界专家和海内外观众的好评。

  莆仙戏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莆田积极传承发展莆仙戏,开展了“莆仙戏曲进校园”“梅妃杯”莆仙戏青年演员比赛等活动,启动“名师带新徒”培养机制,并着力重排传统经典剧目,创作推出一批新剧目,让古老莆仙戏焕发出新的光彩。

  《目连救母》在莆仙戏传统剧目中属于濒危剧目,为了拯救这一濒危剧目,2015年,莆仙戏《目连救母》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获得资金补助,当年9月,福建省莆仙戏剧院承担这一传承保护重担,聘请老艺人担当指导,整理《目连救母》剧本、音乐、服装、舞美等,并进行角色分配,于今年3月完成排演和录像。耗时三年、近日上演的莆仙戏《目连救母》(分上、中、下本)的“重磅出击”,被誉为当前及未来较长时间内戏曲界的一件大事。

  莆仙戏能在传承中得到提升,得益于莆田市委市政府对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的重视。近年来,莆田市积极搭建平台,加强与专业协会的战略合作,与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达成支持莆田城乡一体化戏剧、音乐创作生产和人才培养合作意向;与中央新影集团签订文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开展“大爱妈祖——中华‘妈祖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共同育人才,出新品,办大展,推动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实现再发展、再提升、再出彩。

  随着政府重视力度的不断加大,传统的挖掘、新品的推出都呈现出“井喷”的良好态势,莆田市的文艺生产、创作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活跃期。

  工艺美术是极具莆田特色的一个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传承与发展,如今形成了木雕、古典工艺家具、玉雕、宗教雕塑、金银首饰、石雕(含寿山石雕)、油画框业、工艺编织、铜雕、漆器等十大工艺门类,其中,莆田木雕、莆田留青竹刻、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等3项还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围绕这些门类,莆田积极做好传承和提升工作,出台扶持政策,建立行业协会,举办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等展会,引导实施品牌战略,推动加快转型升级,让产业能够逆势发展。去年全市工艺美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达432亿元,今年有望突破500亿元,2021年有望超千亿元。

  此外,莆田影视、音乐、出版等文化工作也是屡获佳绩:莆田市联合中央电视台、福建省委宣传部等单位制作的38集电视连续剧《妈祖》,创央视电视剧频道开年大戏最佳收视纪录;由莆田和台湾音乐人联手创作的歌曲《两岸一家亲》,荣获全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一个工程”奖等;莆田出版全省首部地方《四库全书.莆田文献集》影印本和《莆阳进士录》等莆阳历史文化丛书,进一步丰富地方文献。

  上舞台 下田间

  在惠民中保护民间文化

  文化繁荣的目的就是为了惠民。莆田一直把文化惠民当作重要民生工程,以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挖掘民间优秀文化,让民间优秀文化直面基层,上得了舞台,下得了田间,在惠民的同时,赢得百姓认可认同,壮大保护民间文化的队伍。

  近年来,莆田市群众艺术馆开展的“我的舞台我的梦”主题群众文化系列活动,搭好舞台,广邀民间优秀文化节目上台表演,深受百姓欢迎。在这个舞台上,因为有观众的期待,各支民间演出队伍都会认真对待,积极提升演出质量,让十音八乐等民间传统文化吸引到更多的“粉丝”,为更好保护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广搭舞台,让文化走进普通百姓。“美丽莆田踏歌行”是莆田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系列文艺演出,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从今年4月启动至今已经举办了12场演出,让莆田民间音乐、舞蹈等有了展示舞台。莆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举办的“我的乡愁”系列活动、非遗产文艺精品展演活动等,也让民间传统文化与百姓实现零距离。

  莆田还挖掘廉政文化、侨乡文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与农村民居相结合,以文物、历史、文化、民俗、艺术为载体,打造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旅游胜地。

  位于萩芦镇梅洋村的江春霖故居展示馆,前来参观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这个展示馆,以省级文物江春霖故居为依托,通过翔实的资料、大量的实物、生动的故事,再现清代铁面御史、一代廉吏江春霖为国为民的节操情怀,为后人树立一座美德善行的丰碑。整个展示馆分为铁面御史、莆阳御史、梅洋风情、半耕书室4个展区,生动展示莆田历史上的廉政文化,寓教于乐,寓教于史,寓教于艺,给观者留下深刻印象。

  文化与旅游的跨界融合,让文化成为旅游业态中的亮点。如今,在莆田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这种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无处不在,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在西天尾镇后黄村,充分利用村域特有的古民居和传统民俗资源,打造乡愁文化旅游;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济川村,立足传统文化和村落保护,用独特山村文化吸引游客;江口蒜溪片区发挥独特侨乡文化资源,将七个行政村的自然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整合连片建设,并依托众多民国时期华侨建造的南洋特色民居,建设独具特色的美丽村庄,成为当下莆田热门的乡村旅游好去处。

  在政府的推动下,百姓的支持下,莆田市民间文化艺术活动蓬勃开展,仙游县、荔城区、湄洲岛先后获得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记者 陈荣富 通讯员 连炎淋 伊晓燕 林剑冰)

[责任编辑:小路]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篇文章:莆田:海滨邹鲁妈祖情 推动妈祖文化对外交流

  本文链接:http://www.lvtu128.com/chain/jingqu/2017/0825/30143.html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旅图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724868242@qq.com。

  • 热点新闻
  • 推荐阅读
    新闻图集
    猜你喜欢
    2016 厦门路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声明:本网部分信息转载于其他网站,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72小时内与旅图新闻网联系 客服QQ:724868242
    闽ICP备160208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