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境 国内 城市 房产 娱乐 汽车 家居 科技 教育 财经 女性 健康 游戏 综合

普洱市景东县:护好绿色根基 脱贫迈向小康

http://www.lvtu128.com    2020-07-03 11:27   新闻来源:云南日报    

  检察院工作人员进村宣讲法律法规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灰叶猴。通讯员 唐云 摄 哀牢山 通讯员 周德翰 摄 赵行伟 制图

  坐落在两山三水间的景东彝族自治县,森林覆盖率71.39%,绿色是这里最靓丽的底色。近年来,作为我国首个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示范县”,景东将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绿水青山正逐渐成为群众赖以脱贫致富的根基,守护这片山水的信念遍及山水间的每个角落,保护的机制日愈健全、保护途径更加多样,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工作成效明显。生态扶贫理念的实践让景东变得更加丰富迷人。

  保护手段求创新 科学严格见成效

  “景东历届县委、县政府一直认为景东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生态’始终是景东发展的一条主线,贯穿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景东县委书记李春荣说。得益于这一认知,近年来,景东县生态保护工作的成效不断呈现。

  “TEEB项目实施以来,景东县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工作的推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李春荣提到。据介绍,TEEB项目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主导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示范及政策应用的综合方法体系。2014年7月,景东县邀请相关专家对景东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项目进行调研。2016年12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三次会议在墨西哥坎昆召开,景东成为唯一受邀出席的中国TEEB示范县代表,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案例。2017年至2018年,景东又圆满完成中挪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与主流化项目。

  “景东的生态保护成果能得到普遍认可,出台生态文明考核的激励办法、成立自然保护区巡回检察室等工作方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李春荣认为。

  2014年,景东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激励办法》,在全国率先推行绿色经济考评,将绿色经济发展、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与生态效率指标纳入县乡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

  “在景东这样一个生态‘大’县,有基础也很有必要做这样一个尝试。”普洱市生态环境局景东分局局长谢添翔详细分析了办法制定过程中的一些考量,“比如主要考核对象为全县13个乡镇,但为了提高县直各职能部门在相关保护工作中对乡镇的支持,我们加入了各乡镇对县级部门的民主评价。又比如,考虑到烤烟是本地一项重要产业,我们单独设置了‘烤烟烘烤用煤率’这样的考核指标。这些考量得到了国家、省级的多次认可,可以说在多级生态考核办法的制定上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2018年以来,在哀牢山、无量山揭牌成立云南首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回检察室,可以将‘绿色检察’的触角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县检察院检察长张浩强调,“单纯的挂牌动作背后,是一系列制度的构建与落实。”以巡回检察室的名义,景东县以检察机关牵头,建立了联席会议机制,强化对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的行政监督、公益诉讼保护,着力加强生态环境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结合办案探索开展生态修复补偿工作,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推动形成部门协同,共同探索“修复生态基地”的实施。起草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检察意见》,把生物多样性工作融入“生态检察”建设之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物种保护等工作。

  在这些首创性的工作背后,景东县逐渐为生态保护织就了完善的政策之网,以凝聚全社会共识形成保护合力。

  ——制定《景东彝族自治县环境保护条例》《云南省景东县无量山哀牢山保护管理条例》等,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科学制定规划。划定1235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2008年以来,先后编制出台了《景东县生态建设规划(2011—2020)》《景东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景东县环境保护实施意见》《关于建设无量山哀牢山绿色生态经济带的意见》等保护措施。

  ——严格生态治理。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认真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序开展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展破坏野生渔业资源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扎实开展河长清河及“清四乱”专项行动,严格河道采砂管理,取缔关停采砂点62家;持续整治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面貌,将景东县的生态底色擦得更亮。

  绿水青山生金银 保护理念入人心

  “累累的硕果,是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艰苦工作取得的。”云南省无量山—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局景东管护局副局长谢有能深有感触,“当年保护区划定时,范围内有70多户人家、近万亩经济林,他们该何去何从。范围划定后,距离保护区较近的大批群众的发展问题也很现实。”

  一组数据对比,直观地显示出谢有能的这种感触是整个景东发展过程中必须迈过的槛。2016年,TEEB项目对景东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专业评估,核算价值为每年545.06亿元。但为了保持这样的生态环境标准,景东一年的工业产业损失近20亿元。

  如何迈?景东干部群众在绿色发展途径中力图找到平衡点。

  6月,走进位于无量山西麓的锦屏镇黄草岭村委会,湿润凉爽感扑面而来,全村5个村民小组的房屋掩映在梨树、李树、核桃树间,村外花椒园、樱桃园、刺包菜园规划整齐又不失野趣。“黄草岭的花椒远近闻名,一颗下锅,麻味十足。”村党总支书记张进笑呵呵地指着每年能为村里带来不菲收入的花椒林自豪地说,“现在全村可以说四季有林果,还都不愁销路,全村只有一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了。”

  曾经的黄草岭因为山高路远、土地贫瘠,种不出粮食,村民只得季节性地烧林烧出一片地,种点苦荞为生。花椒树的偶然引进为村民的生活打开了新的世界,之后,便是各种水果、大萝卜、青菜等经济作物的不断加入。

  “生活越好,大家越明白,得守好旁边的山水、林子。有了它们,我们自己种的东西口感才好、品质才高,才能在市场上卖好价钱。”张进说。因为距保护区近,目前全村的果蔬种植面积不可能再扩了,“面积不能增加,我们可以升级产业。”下一步,黄草岭瞄准的是乡村旅游以及农产品加工产业。

  无量山中,景福镇岔河村委会境内,万亩核桃林已经挂果,古茶树点缀其间。茂密的林下,牛、鸡成群,都是绿水青山中孕育出的财富;县城西侧,锦屏镇磨腊村委会653亩陡坡地经过治理已种上甜龙竹,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产业;川河坝子里,文井镇文光村委会,需大水大肥的烤烟地与需“农药化肥免打扰”的蚕桑地被鱼塘隔开,保障各自的可持续发展……

  靠山吃山到养山护山再到育山富民,自然资本大量增值的案例在景东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伴随着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保护的理念愈加深入人心。

  生态保护项目不断:2014年以来,全县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1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3.07万亩、新一轮退耕还草工程5.5万亩,以及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核桃提质增效项目、农村能源建设项目等生态扶贫项目,项目补助资金近1.3亿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资金逾2700万元。

  生态保护与产业结合愈加紧密: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核桃、烤烟、茶叶、蚕桑、特色果蔬等产业在全县范围内蓬勃发展,为群众增收构建了从山区到河谷、从树梢到林下、从大春到冬农;丰富、立体、融合的农特产业支撑体系,实现户均有两项以上产业支撑,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脱贫标准。

  保护带来了直接效益:选聘的3937名生态护林员和森林资源管护人员活跃在山林间,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250人,获得管护劳务费2118.14万元。

  保护力度不松懈 升级转型在路上

  如今的景东,已然摘除了贫困县的帽子。“但景东,还只是在第一产业上形成一定的布局。自然条件带来的种种限制,如工业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内外交通条件依然比较落后阻碍人流、物流等问题都是客观现实。”景东县县长胡其武指出。

  站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时间节点上,景东仍坚持走绿色路、打生态牌。一是立足资源特色,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转变。进一步做强做优核桃、烤烟、茶叶、蚕桑等传统产业,做精做特林果、林药、林畜、野生菌人工种植等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人居环境提升向美丽家园建设转变。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创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持续推进村组路、串户路改扩建和硬化建设,完善农村通行和生活相关设施。

  “还有一个正在努力的事情——申报两山国家公园。”胡其武介绍,“国家公园的建设不仅能成为展示景东文明建设成果的‘大舞台’,还能直接为景东成为具有丰富科学文化内涵的健康养生目的地、促进景东产业转型升级,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图片新闻

  景东两山景美生态优

  景东县境内有无量山、哀牢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滇西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物多样性极具特色。

  两山中,无量山种子植物有2574种,国家I级保护植物4种,II级保护植物7种;哀牢山种子植物有2242种,国家I级保护植物3种、II级9种。

  两山区域是西黑冠长臂猿最主要的栖息地,占全球90%以上的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栖息于两山地区。这里同时也是印支灰叶猴和绿孔雀的重要分布地。两山共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2种。

  讲述

  触动 一次难忘的经历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人们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跨越分歧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达成共识。”谈起2016年12月到墨西哥坎昆参加《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COP13)的经历,景东县县长胡其武感触很深,也正是这次经历让他对景东的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了更深切的认知。

  据介绍,景东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县域之一,境内拥有无量山、哀牢山两个国家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全国将近1/3的物种,属于地球同纬度带上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综合体。2015年1月,景东被列入中挪国际项目“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与主流化项目”示范县和国内首个TEEB项目示范县。2016年,胡其武与县环保局局长谢添翔代表景东受邀参加COP13。

  “其实,在长期的工作中,能深切感受到景东为了生态保护在某些发展举措上受到的掣肘,也能听到有干部提出疑问:景东人民守着绿水青山过着穷日子,不遗余力地保护生态环境是否值得。参加过COP13后,这些问题我心里有了更明确的答案。”胡其武说。

  一方面,景东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与会各国嘉宾的高度认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TEEB办公室主管莎玛女士评价:“景东县把生态环境资源与地方政府施政目标相结合,是非常有魄力的创举。除了中国,我还从来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这样的实践。可以说,中国在TEEB行动上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对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参加COP13后,景东县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有了新动作。在原有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激励办法》中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考核内容;结合景东实际出台了《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无量山哀牢山保护管理条例》,编制了全县《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制定了景东历史上最为严格的“禁渔”“禁猎”措施,全面加强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尝试 一项制度的“长成”

  2018年8月,云南省首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回检察室在景东县徐家坝监测站揭牌成立后;2019年4月,景东县检察院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回检察室揭牌。

  “保护区内巡回检察室的存在不仅展现了结合景东实际、开展公益诉讼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导向,还以此为载体形成一系列比较完善的‘绿色检察’制度。”承担公益诉讼职能的景东县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何娅介绍。

  在她看来,自2015年院内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到成立巡回检察室,景东检察在将保护生物多样性工作拓展延伸到刑事、民事、行政检察、公益诉讼的各个环节,不断践行着“专业化法律监督+社会化综合治理+恢复性司法实践”的“三位一体”生态检察模式。

  以案件为例,她为记者“复盘”了这一过程。

  2015年,某村10余户村民擅自从保护区内将属于国家Ⅱ级保护植物的野茶树移栽至自家构成刑事犯罪。过去这一现象在景东并非个例,表现出涉案人员多、居于深山、法律意识淡薄等特点。

  针对此类案件,景东检察一方面协调内部职能部门建立“捕诉侦防”一体的工作模式,另一方面向保护区管护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将非法移栽的野生茶树移回保护区内适宜位置,实现保护性复植,还以此为契机选择典型案例通过“阳光公诉”以案释法,达到了野生茶资源保护、惩治与教育的三重效果。

  “上述涉及10余户村民的案件中,对符合相关条件的涉案人员,我们提起公诉时建议采取缓刑,后续还引导涉案人员学习野生茶嫁接技术发展茶业,在为生态保护提供法治保障的同时,帮助村民找到新的发展途径。”景东县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郭联说。

  为减少对破坏生态环境案件的犯罪分子被定罪量刑后,受损的生态环境却得不到及时修复、荒山死水依旧的情况,景东检察机关又充分发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维护环境公共利益的功能,注重环境公益诉讼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无缝对接。

  “一步步的实践探索,才有了如今设立巡回检察室为代表的‘绿色检察’制度。”何娅总结道。

  现场见闻

  岔河:绿色的守护与馈赠

  无量山主峰笔架山下,景福镇岔河村委会散落其间。一头扎进去,满眼是浓淡不同的绿意,耳边是高低错落的水声,心里赞叹这人居环境的清清爽爽。

  退耕还林、天保工程项目近20年的持续推进,让这个有15个村民小组的村子被近万亩核桃树漫山遍野地覆盖。人居环境的提升又将文明的清爽与自然的绿意叠加。脱贫致富依托的产业也由被守护的良好生态中产生。

  羊山村小组里核桃树树龄从20岁到上百岁,沿着贯穿林间的青石板路,只见一枝茶花、一树杨梅、或一石头野花点缀在房前屋后、村边溪流,不见一片垃圾。“各小组每月开展一至二次集体大扫除行动”“倡导人畜分离、雨污分流”等村规民约大约能解释其中原由。

  大园子村小组里,被聘为保洁员的罗恒莲动作熟练地为村中的主干道除草。“我负责村里大概方圆两公里的卫生,一个星期打扫一次,捡垃圾、除草。每月工资几百块钱。”像她这样的保洁员,如今全村每个组都已经有了固定人员。而在村外的山林中,20多位护林员在四处巡防。

  “今年,村里重点推进厕所革命。全村已经建好3个旅游公厕,全村450户今年要建成200个配有化粪池或者沼气池的水冲厕所,每个可以补贴800元。”岔河村党总支书记姜贵荣介绍,“全村的排污管网以及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已经在规划。”

  守护生态环境,岔河村民们得到的回馈及时可见。

  鲜核桃在去年给全村带来200多万元的收入;退耕还草工程给猪、牛带来饲料,去年全村畜牧业收入800多万元;冬天一季高品质的水晶豌豆带来200多万元的收入。大寨子村小组的贫困户熊有荣每年在菌子上市的两个月内,上山采大红菌,收入可过万元。

  “在现有基础上,伴随着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我们将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为村民下一步的稳定增收提供保障。”景福镇党委书记黄培春介绍。(全媒体记者 岳晓琼 乐志伟 李汉勇 吕仲先 马喆 沈浩 赵黎浩 夏方海)

[责任编辑:A小编]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篇文章:普洱市景东县:护好绿色根基 脱贫迈向小康

  本文链接:http://www.lvtu128.com/chain/2020/0703/9167.html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旅图资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724868242@qq.com。

  • 热点新闻
  • 推荐阅读
    新闻图集
    猜你喜欢
    2016 旅图资讯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声明:本网部分信息转载于其他网站,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72小时内与旅图资讯网联系 客服QQ:724868242
    旅图资讯